
路面温度传感器:能快速捕捉路面温度的动态变化【型号推荐:WX-HLW485,一站式服务厂家选万象环境】采用红外辐射测温技术,无需与路面直接接触,通过捕捉路面自身发射的红外能量实现温度测定,传感器内置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(如热电堆、红外焦平面阵列),可精准捕捉路面在 8-14μm 波段(大气窗口,能量衰减最小)的红外辐射信号,通过内置算法将辐射能量转化为对应的温度值,实现非接触式测温。

应对复杂户外环境(如阳光直射、降雨、灰尘覆盖)对测温的干扰,传感器通过两大设计提升稳定性:一是配备环境补偿模块,实时修正环境温度、湿度、风速对红外信号的影响,避免因环境干扰导致的测量偏差;二是采用窄视场角设计(通常≤2°),聚焦路面特定区域(直径约 5-10cm),减少周边物体(如绿化带、建筑物)红外辐射的干扰。最终测量精度可达 ±0.5℃,响应时间≤1 秒,能快速捕捉路面温度的动态变化。
道路交通安全预警:路面温度直接影响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,进而引发安全风险 —— 例如当路面温度低于 0℃时,易形成薄冰或霜层,导致车辆制动距离延长、侧滑风险升高;高温天气下(路面温度≥60℃),沥青路面易软化,影响车辆行驶稳定性。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路面温度,当温度达到预警阈值(如≤2℃或≥55℃)时,可联动道路监控系统、可变信息板发布预警信息(如 “路面结冰预警,减速慢行"“高温路面,谨慎驾驶"),辅助驾驶员调整行车策略,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。
道路养护智能化决策:路面温度的变化会加速路面病害(如裂缝、车辙、剥落)的产生与发展,精准测温数据为养护计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:
低温场景:冬季路面反复冻融(温度在 0℃上下波动)会导致路面结构内部水分结冰膨胀,破坏骨料与粘结材料的结合,传感器通过长期监测冻融循环次数与强度,预判路面开裂风险,提前安排预防性养护(如密封裂缝、铺设抗冻层);
高温场景:夏季高温(路面温度≥60℃)会导致沥青软化,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形成车辙,传感器可定位高温易损路段(如桥面、隧道出入口),优化养护时间(选择夜间低温时段施工)与材料(采用耐高温改性沥青),延长路面使用寿命。
动态响应迅速,捕捉温度突变:接触式传感器因与路面物理接触,受热传导滞后影响,响应时间通常在数分钟以上,难以捕捉路面温度的快速变化(如强冷空气过境导致的温度骤降、阳光暴晒后的快速升温);而红外传感器响应时间≤1 秒,能实时跟踪温度动态,例如暴雨过后,可快速监测路面温度是否因雨水蒸发导致骤降,及时预警湿滑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