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站以其灵活部署、快速安装和数据精准的特性,已成为应急气象服务、野外科学考察和临时活动现场监测的重要装备。正确的安装是确保其数据准确性与稳定性的基石。本文将系统阐述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站的科学安装流程与核心要点。

第一阶段:安装前的精密筹划
“凡事预则立”,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成功安装的前提。
1.站点勘察与选址: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需选择一个能代表所需监测区域整体气象状况的地点。理想位置应地势平坦、开阔,远离高大建筑物、树木等障碍物至少10倍于障碍物高度的距离,以防止气流扰动和降水遮挡。同时,应避开强电磁辐射源、易积水或地质灾害易发区。
2.设备检查与清点:开箱后,仔细对照清单检查所有部件是否齐全,包括传感器、数据采集器、供电系统、支架和固定装置、工具包等。检查传感器是否有物理损伤。
3.预先组装与测试:在室内或平坦场地,先将主支架和横臂进行初步组装,熟悉连接方式。将各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连接,进行通电测试,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启动、连接并传输数据,避免到现场发现硬件问题。
第二阶段:现场安装的核心步骤
到达预定地点后,应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安装。
1.架设主体支架:将三脚架或主立杆稳定放置于地面。利用地钉或拉索绳将其牢牢固定,确保其在强风天气下不会倾倒或晃动。支架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风向风速数据的准确性。
2.安装与调试传感器:这是保证数据精准的核心。
①风向风速传感器:安装于主支架最高点,确保其处于10米高度。使用内置罗盘或外部指南针严格校准南北方向,确保风向标所指的北端与地理正北一致。
②温湿度传感器:安装于离地1.5米高度的通风防辐射罩内,避免太阳直接辐射和地面反射热的影响。
③雨量计:安装于0.7米左右高度,需用水平仪确保其全部水平,口缘距任何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两倍,以防雨水溅入或遮挡。
④气压传感器:通常内置在数据采集箱内,只需保证采集箱通风、避光且免受直接雨淋即可。
3.连接与供电:按照说明书正确连接所有传感器线缆至数据采集器。连接蓄电池和太阳能板,确保供电系统稳定。太阳能板应朝向正南,并根据当地纬度调整倾角以较大化充电效率。
第三阶段:安装后的验证与启动
安装完成并非终点,最终校验至关重要。
1.全面检查:最后检查所有螺丝是否紧固,线缆连接是否牢固,防水措施是否到位。
2.系统启动与数据校验:开启电源,启动数据采集器。登录系统后台,查看各传感器数据返回值是否合理。例如,在静风条件下,风速应接近0;用手握住温度传感器,读数应有明显上升。可与附近标准站数据进行短暂比对,确认是否存在显著偏差。
3.现场记录:使用GPS记录站点的精确经纬度坐标和高程,并拍摄现场环境照片和安装完成后的设备照片,存档备查。
遵循以上步骤,不仅能确保便携式自动气象观测站快速投入运行,更能为其采集数据的科学性、代表性和准确性提供坚实保障,让每一次部署都发挥最大效能。